在密云水庫建成60周年之際,習近平總書記給建設和守護密云水庫的鄉(xiāng)親們回信,向他們致以誠摯問候和勉勵,并提出殷切期望。習近平在回信中說,60年前,你們響應黨中央號召,積極投身修建密云水庫大會戰(zhàn)。60年來,你們?yōu)榱吮Wo水庫,關工廠、關礦山,為首都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。得知你們發(fā)揮好山好水的優(yōu)勢,日子越過越紅火,我感到很高興。希望你們再接再厲、善作善成,繼續(xù)守護好密云水庫,為建設美麗北京作出新的貢獻。
60年,滄桑巨變,60年,換了人間。作為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、水資源戰(zhàn)略儲備基地,今天的北京人每喝三杯水就有兩杯來自密云水庫,已成為無價之寶。

編者按:今年雨水密集,密云水庫旁邊的石塘路村日常飲水用的井站,在一個多月時間里都被淹沒,“有一個井站被淹了半截,另一個井站都看不到頂了”。井站被淹沒,可能會影響水質。近日,密云區(qū)水務局為村民置辦飲水機臨時應急,供村民免費用水。
密云區(qū)水務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《新京報》記者,為村民供水的凈水設備,是經(jīng)過嚴格衛(wèi)生鑒定的。村民持水卡免費取水,可以滿足做飯、飲用等基本用水。今天我們就選編一篇《新京報》的通訊報道,向守護京城碧水藍天的鄉(xiāng)親們致敬!
文末點擊閱讀全文可看完整報道。
守著密云水庫邊上的村莊 安裝直飲水機解決了用水問題
全勤友習慣在鼓樓遺址門洞里聊天,8月30日下午2時,他想親眼看看村支部院子里的飲水機,“聽說,村里安裝了一臺飲水機,還沒見過,想去看看。”鼓樓幾乎是村子的最高點,山坡上有一處1976年修建的火車站,20世紀末被廢棄,全勤友的家就在火車站舊址的東面。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
飲水機免費給路人飲用
守著水庫邊上的村民,漸漸把飲水機融進生活中,包括村支部書記孫兆山在內,村里人好像都不記得直飲水機是何時出現(xiàn)了。
村民們回憶說,“裝了一個禮拜了吧”。許多村民表示,直飲水機的水還是比較干凈的,喝著沒有異味,有點像礦泉水。
飲水機的下方吊著一張電子磁卡,無論是誰,只要拿著卡刷一下,水管就會涌出水柱,再刷一下,水就停了。
8月30日,石塘路村村支部院里的飲水機。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
村支部院子前的路很窄,中午時分,仍不時見到身穿工地服裝的人,扛著麻袋向村東頭去。翟龍今年56歲,4天前從老家河北邯鄲大名縣來到石塘路村,被邀請來修幾家民俗客棧的屋頂。
他從背包里取出一個大塑料瓶,刷兩次卡,灌滿了水,仰起脖子,喝了幾大口,“這飲水機是城里小區(qū)才有的,現(xiàn)在這個村也有了。但是和城里的水不一樣,這個機器里的水,是免費的。”
不時有過路人進院里取水,他們有本地的村民,也有像翟龍這樣從外鄉(xiāng)來務工的人。小院的門一直敞開著,隨著刷一下刷兩下卡,源源不斷吐出清涼的飲用水。
村民齊心守護好大水盆
村支部書記孫兆山介紹,石塘路村共有327戶、569口人,村子是有名的休閑村,憑借鄰近水庫的優(yōu)勢,村里的休閑產(chǎn)業(yè)比較活躍,有十幾家民俗戶,“現(xiàn)在水庫漲水了,我們當然得保護好這個大水盆。
平時村委會會組織20多個網(wǎng)格水保員巡視水域,禁止有扔垃圾、污染水面現(xiàn)象出現(xiàn),定期也會組織人力進行水面消毒。”
雖然水庫漲水對村民們的正常生活影響不大,村民們還是習慣每天去水邊上看看,“從1958年建水庫,我們就住在這。我們對水庫也很有感情,當然不能污染它。”
8月30日,水庫蓄水量超過歷史最高水位,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看水。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
7月14日,石塘路村迎來一場大雨,水面漸漸蔓延至村邊,多位村民告訴記者,原先村民們日常飲水用的井站,在一個多月時間里都被淹沒,“有一個井站被淹了半截,另一個井站都看不到頂了”。井站被淹沒,可能會影響水質。近日,密云區(qū)水務局為村民置辦飲水機臨時應急,供村民免費用水。
密云區(qū)水務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為村民供水的凈水設備,是經(jīng)過嚴格衛(wèi)生鑒定的。村民持水卡免費取水,可以滿足做飯、飲用等基本用水。
據(jù)介紹,水務局為4鎮(zhèn)12村提供了20臺凈水設備,由于安裝條件不同,有的村已經(jīng)用上,有的村仍在安裝。此外,為了徹底解決用水難題,密云區(qū)水務局還將為這些村重新打造水源井。目前,打新井工作已經(jīng)委托專業(yè)公司開展地質勘探工作,預計10月份完工。
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攝影 王巍
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