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日,市住建局召開哈市江南五區(qū)既有居民二次供水設施接收管理工作推進會,會上發(fā)布 《哈爾濱市江南五城區(qū)既有居民二次供水設施接收管理工作方案》。
依據(jù)《方案》,哈供水集團將在今年底,完成道里區(qū)、道外區(qū)、南崗區(qū)、香坊區(qū)、平房區(qū)等五城區(qū)市政供水范圍內涉及約154萬戶居民二次供水設施的全面接收。接收后,由哈供水集團統(tǒng)一實施運營管護服務工作,解決城市供水“最后一公里”問題,確保二次供水水質、水壓、水量,滿足居民用水需求。
今年投入10億元,實施二次供水設施管理接收和升級改造。據(jù)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2018年至2020年,哈市累計投入資金6億元,大力實施二次供水設施改造,整合改造泵站170座,改造二次供水管線400多公里,改造后由供水集團統(tǒng)一接收,惠及居民26萬戶,基本解決了城市居民“吃水難”問題。但從哈市實際情況看,一些尚未進行統(tǒng)一接收的二次供水設施存在權責不清、管理混亂、維養(yǎng)不及時、投訴無人處理等問題。為此,今年,哈市決定再投入10億元資金,專門用于二次供水設施的管理接收和升級改造。
依據(jù)《方案》,本次接收范圍為江南五城區(qū)市政供水區(qū)域范圍內的全部既有居民二次供水設施。居民二次供水設施包括:二次供水泵站及設備、由市政管網(wǎng)接至泵站的小區(qū)入戶管線、泵站至各單元樓的二次供水管線、二次管網(wǎng)至居民水表前的管線。
居民二次供水設施移交前向居民公示
依據(jù)《方案》,在前期準備階段,各相關區(qū)政府以街道辦事處為單位,對轄區(qū)內居民二次供水設施的房屋、設備設施、管線以及移交主體暨原運營維護單位進行確認,并組織填報《居民二次供水設施交接工作調查表》。移交主體無法落實或無法履行相關職責的,由街道辦事處代行主體資格。哈供水集團列出移交臺賬,制定移交計劃。
擬移交的二次供水設施應滿足單獨供電、單獨供熱、單獨通道、封閉空間、一戶一表等獨立運行條件。對暫時未達到獨立分割、獨立運營條件的二次供水設施,區(qū)政府應協(xié)調移交主體提供泵房、土地等相關資源,統(tǒng)籌納入2021年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實施改造。
屬地街道辦事處組織向居民公示二次供水設施的房屋、設備設施、管線等情況以及本次移交有關事宜,公示書面文件作為本次交接的要件。
在正式移交前,屬地街道辦事處應組織移交主體整理二次供水設施及泵站內的物品,清除與二次供水及設施無關的物品、設施。
交接協(xié)議簽署后90天為共同管護期
根據(jù)《方案》,前期準備階段工作完成后,屬地街道辦事處組織移交主體提交移交申請,移交申請及所需材料在匯總后轉哈供水集團進行移交核對。核對通過的,哈供水集團與申請地街道辦事處聯(lián)系約定現(xiàn)場接收工作時間,制訂現(xiàn)場接收計劃,開展接收工作。
現(xiàn)場接收時,哈供水集團對確認移交二次供水機泵、電氣設施、泵站建筑、站內物品進行清點、拍照、登記,填寫《哈爾濱市江南主城區(qū)居民二次供水設施固定資產移交登記表》。申請材料與實際相符的,由屬地街道辦事處、移交主體、哈供水集團對清點登記表進行三方簽字確認,哈供水集團在《哈爾濱市江南主城區(qū)居民二次供水設施移交申請》上簽字認證,并對確認無誤的設施張貼封條,現(xiàn)場更換泵房門鎖。
在現(xiàn)場接收工作完成后的5個工作日內,區(qū)政府、移交主體、哈供水集團三方履行交接協(xié)議書簽署程序,同時辦理供電、供熱用戶變更等手續(xù)。對移交主體擁有二次供水設施產權或資產臺賬的,應將產權、資產無償劃入哈供水集團。
為保障移交工作順利平穩(wěn)過渡,自協(xié)議簽署后90日內為移交接收過渡期,在此期間,原管護單位需與哈供水集團配合,共同開展二次供水運行管護、維修搶修等服務工作,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。對需要進行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的,移交過渡期順延至工程竣工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