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7-1為該系統(tǒng)的原理和機房布置平面。新風經集中處理后送到各樓層空調機房,與回風混合并進人空調器進行過濾、熱濕處理,最后,通過風管輸配到各末端裝置。排風經集中排風系統(tǒng)匯集排放。該系統(tǒng)的特點是:
(1)系統(tǒng)緊湊,機房面積較??;
(2)在高層辦公樓建筑中,空調機房一般設置在芯筒內,難以在當層設置新風與排風口,一般設集中新、排風系統(tǒng),因受井道空間限制只能保證全年最小新風量,過渡季無法加大新風量進行自然冷卻。為平衡各層的新風與排風量,每層樓面設置新風、排風定風量裝置。運行時,定風量裝置可重新調整設定值,它不僅可精確地控制新、排風量,還可切斷非使用樓層的新、排風系統(tǒng),確保室內空氣品質和實現節(jié)能;
(3)受空調器內負壓值限制,單風機系統(tǒng)的回風阻力不宜大于150pa, 宜采用吊平頂靜壓箱集中回風。系統(tǒng)輸送半徑不應太遠,輸送能耗較??;
(4)控制與調試比較簡單。
集中新、排風式單風機系統(tǒng)適用于高層辦公建筑標準層的變風量空調系統(tǒng)。
二、就地新風、排風式單風機系統(tǒng)
圖7-2為就地新風、排風式單風機系統(tǒng)的原理和機房布置平面。新風從機房外墻百葉吸人,與回風混合后進入空調器進行過濾、熱濕處理后,通過風管輸配到各末端裝置。單獨設置的排風機從回風管或直接從空調區(qū)域的吊平頂內抽取排風排至室外。該系統(tǒng)的特點是:
(1)空調器緊湊、回風管阻力較小、系統(tǒng)輸送能耗小;
(2)系統(tǒng)在冬季和春、秋季時,有條件利用室外低溫新風供冷。如圖7-2a所示,當室外新風滿足全新風運行條件時,開啟新風閥d1和排風閥d3,關小回風閥d2,啟動排風機實現全新風節(jié)能運行。冬季時,可比例調節(jié)新風閥d1和回風閥d2,控制送風溫度,實現變新風供冷。全新風和變新風比運行需保持新、排風量平衡,以維持室內壓力;
(3)在最小新風工況下,可增設全熱交換器進行熱回收。設置新、排風定風量裝置,精確控制新風與排風量;
(4)在冬季,大量采用新風供冷時,會使室內空氣過分干燥,可根據需要設置加濕裝置;
(5)系統(tǒng)具有可觀的節(jié)能潛力,但設計比較復雜,其難度在于空調機房需緊靠外墻設置,并需設置進風與排風百葉。
三、就地新風、排風式送、回風機系統(tǒng)
該系統(tǒng)亦可稱為雙風機系統(tǒng)。圖7-3為該系統(tǒng)的原理和機房布置平面。由回風機吸人空調器的回風被分為兩部分:一部分為排風,從回風正壓段排出。另一部分為循環(huán)風,與從機房外墻百葉進人的新風混合后,經空調器進行過濾、熱濕處理后,通過風管輸配到各末端裝置。該系統(tǒng)具有下列特點:
(1)適用于機房遠離空調區(qū)域,回風阻力大于150pa的場合,系統(tǒng)輸送能耗較大。辦公建筑的裙房、地下室常采用這種系統(tǒng);
(2)在最小新風運行時常采用新風、排風定風量裝置或其他控制方法,可較準確地控制新風與排風量;
(3)空調器內可設置全熱交換器,最小新風運行時關閉新風旁通閥d1和排風閥.d3,開啟新、排風定風量裝置,調節(jié)回風閥d2,實現排風和最小新風量之間的全熱交換;
(4)春、秋季節(jié),當室外空氣滿足全新風運行條件時,開啟新風旁通閥d1和排風閥d3,關閉新風、排風定風量裝置,關小回風閥d2,實現全新風節(jié)能運行;
(5)冬季內區(qū)供冷時,當室外空氣溫度低于系統(tǒng)供冷送風溫度時,可關閉新風、排風定風量裝置,比例調節(jié)新風閥d1、回風閥d2和排風閥d3,混合調節(jié)冷風送風溫度。當大量采用新風供冷時,需設置加濕裝置;
(6)雙風機系統(tǒng)設計難度在于送、回風機風量需保持同步變化。